民 族
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湖南省55個少數民族人口為668.52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0.06%,少數民族分布呈“大雜居、小聚居”格局,14個市州、122個縣市區均分布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00萬以的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市、張家界市;100萬以下10萬以上的有永州市、邵陽市、常德市、長沙市。
全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白族、回族、壯族、維吾爾族等8個少數民族建有民族自治地方或民族鄉,因此這8個民族也被稱為湖南的世居少數民族。
全省有1個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龍山縣、永順縣、保靖縣、花垣縣、古丈縣、鳳凰縣、瀘溪縣和吉首市)、7個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江華瑤族自治縣、城步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麻陽苗族自治縣)、3個比照民族自治地方享受有關優惠政策的縣區(桑植縣、永定區、武陵源區)、6個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縣(綏寧縣、會同縣、沅陵縣、江永縣、石門縣、慈利縣)和84個民族鄉。民族地區24個縣市區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8%,其中民族自治地方1州7縣(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7.8%。
宗 教
湖南宗教歷史悠久,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并存。現有信教群眾人數約540多萬,有認定備案教職人員6200多人,愛國宗教團體255個,宗教院校3所(湖南佛學院、南岳坤道學院、湖南圣經學校),依法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5400多處,其中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6處。道教36洞天、72福地中,湖南約各占1/6。
查看全部
(一)人口總量。全省常住人口為6644.49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的6570.08萬人相比,增加74.41萬人,增長1.13%,年平均增長率為0.11%,比上個十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20%下降0.09個百分點。我省常住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據公安部門數據,在七人普標準時點,全省戶籍人口為7300.11萬人。
(二)戶別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2287.83萬戶,家庭戶人口為6112.11萬人;集體戶101.37萬戶,集體戶人口為532.38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7人,比2010年的3.32人減少0.65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受我省人口遷移流動頻繁和住房條件改善年輕人婚后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
(三)人口地區分布。全省14個市州中,常住人口前五位分別為長沙市、衡陽市、邵陽市、永州市、常德市。分區域看,長株潭地區人口為1667.68萬人,占25.10%;湘南地區人口為1660.22萬人,占24.99%;大湘西地區人口為1898.32萬人,占28.57%;洞庭湖地區為1418.26萬人,占21.34%。長沙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萬,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為15.12%。
(四)性別構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399.57萬人,占51.16%;女性人口為3244.92萬人,占48.84%。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4.77,比2010年的105.80下降1.03。人口的性別結構持續改善。
(五)年齡構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296.95萬人,占19.52%;15-59歲人口為4026.41萬人,占60.60%;60歲及以上人口為1321.13萬人,占19.88%(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984.21萬人,占14.81%)。與2010年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1.90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7.24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3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省少兒人口比重回升,同時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813.22萬人。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7598人上升為12239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16年提高至9.88年,文盲率由2.67%下降為1.71%,下降0.96個百分點。十年來,我省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等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七)城鄉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904.62萬人,占58.76%;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739.87萬人,占41.24%。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1059.31萬人,鄉村人口減少984.90萬人,城鎮人口比重提高15.46個百分點。十年來,我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八)民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975.96萬人,占89.94%;各少數民族人口為668.52萬人,占10.06%。與201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1.03萬人,增長1.0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3.38萬人,增長2.04%。
查看全部